专业音视频解决方案-华汇音响

【劳动不停歇】声音守护者---吴天军

华汇音响 2020-12-11

“作为一个专业的音响师,

学习、思考和坚持非常重要!”

 

“吴老师经验很丰富,在他的字典里仿佛没有‘难题’这个词,任何问题在他手里都能顺利得到解决。而且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细致,跟他一起共事总会觉得很放心。”

--- 别人眼中的吴天军老师

没错,我们“五一劳动节特别节目”第一期迎来的主角大咖就是吴天军老师。他从1995年开始从事舞台音响行业,曾多次担任电影节、运动会、大型晚会音响总设计,是现任北京天创晟典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演艺设备协会演艺制作专业分会专家委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音响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他参加过的活动多不胜数,包括近期比较大型的活动:国庆70周年、迈巴赫新车发布会、全球超跑典范亚洲首秀“赛麟之夜”、2019江小白YOLO音乐节等。

 

然而,在这二十几年的音响事业路上,是什么原因触发他进入这个行业?是什么让他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呢?为此,我们对吴天军老师进行了采访。

 

01/学习

 

吴老师在奔驰·迈巴赫新车发布会

 

耳濡目染子承父业:

说起入行原因,吴老师表示:“当初从事这个行业,说实话是受父亲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耳濡目染、后来子承父业。”

 

据吴天军老师讲述,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在部队里当兵,是一名电影放映员。后来被调到了北京,在工程兵文工团负责搞音响。他回忆到,当年的“音响”并不叫作“音响”,大家称之为“效果”,是属于舞美队里的“灯服道效化”其中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吴天军老师从小就在礼堂里玩耍,经常看着父亲工作,并摆弄着一堆自己“看不懂的玩具”。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慢慢地他开始对电子方面产生了兴趣。

 

于是,他开始尝试把电池灯泡做成小手电,做着做着又开始把家里的录音机拆了又装,玩得不亦乐乎。就这样,这些“手工玩具”陪伴了他整个童年。

 

吴老师在2019江小白YOLO音乐节

 

成功路上不断学习:

 

上初中后,吴天军老师经常翻阅父亲的无线电杂志,这些杂志上发表的内容,打开了他对无线电新的知识大门。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把零花钱存起来买零件做各种小东西。他说:“我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了在电子以及音响方面的基础的。”

 

直至高中以后,他开始正式地学习音响及调音知识。在那个时候,进口设备已经开始出现了,但设备的说明书都是英文。在翻阅说明书时,对于当时还是高中生的他来说感觉到比较吃力。但他并没有放弃,一有空就跑到代理商那里向“专家们”讨教,一坐就是大半天。光听代理商说还是不足够的,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音响及调音知识,他不仅找电影学院的老师借讲义,还经常到图书馆翻阅各种教科书和杂志。

 

进入大学后,他果断选择了学习科技英语,这对他学习国外先进设备知识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求学路上,他就像一块海绵似的疯狂吸收专业知识。他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且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学习新知识。

 

02/思考

 

吴天军老师及其团队

 

一切都要“刚刚好”:

 

从学校毕业后,吴天军老师进入了部队文工团舞美队负责音响工作。刚开始他先去了总政话剧团跟话剧团老师学习戏剧音响(那时主要还是效果)。总政话剧团是全军乃至全国一流的话剧表演团体,他跟着老师学习了许多音响技巧。比如说:播放效果需要注意演员的心里节奏和情绪来控制播放时间和控制音量的大小,太早不行,太晚也不行。放不出来不行,声音放出来太大不行,太小了也不行,一切都要“刚刚好”。

然而这“刚刚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除了通过自己稳固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迅速解决问题之外,平时的学习和思考也非常重要。

 

 

轩辕老师和吴天军老师在鸟巢

吴天军老师从事这个行业已经二十几年了,“身经百战”这个词完全可以拿来形容他。谈到多年的工作经历,他回忆起了刚入行时遇到的“难题”。

 

在总政话剧团学习了一年后,他正式进入武警总部文工团。武警总部文工团是一个综合演出的部队文艺团体,包括歌舞、戏剧、曲艺、交响乐等等很多门类的演出。除了这些演出之外,每年还有100场左右的下部队慰问演出活动,“处理好这些高密度的演出活动其实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吴天军老师说道。

 

当时吴老师每天都有两至三场的活动,“装台、演出、卸台、装车、赶路、继续装台、演出、卸台、装车,赶路”,这一系列重复动作成为了他的日常。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却蕴含了很大的学问。

曾看过一篇吴老师的报道,他认为调音的重点是要做到“浑然不觉”。就像五脏六腑一样,没有问题的时候并不太在意它们的存在。一名好的调音师,不是等到现场啸叫、或者音箱不出声了才发现没处理好。

 

吴天军老师及其团队在江小白YOLO音乐节

小工作却有大学问:

每一场成功的演出活动背后,都是从完成好每个琐碎的工作内容组成的。吴老师在每一场演出前,不仅要考虑“设备如何装箱”、“怎么装车最方便卸车”、“每个地方音箱放在哪个位置效果最好”,还需要考虑“控台在哪个位置,才能达到既要看到舞台又不能影响观看的效果”等等的问题。吴老师说:“其实这一系列工作,就是现在所说的系统工程”。

 

这不是简单拧几个扭就能完成的,有时候遇到比较大的场地,还需要与场地设备一起配合使用。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能快速地熟悉各种设备,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沉稳应对突发情况:

吴天军老师又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他印象比较深的经历:在一场下部队慰问演出中,演员开演了几场节目后领夹话筒的电源突然坏了,5套领夹都不能用。面对一千多人的部队官兵,如果小品演员完全靠嗓子喊肯定是不行的。但当时只有手持话筒,如果用手握话筒会影响演员表演和使用道具。

 

面对当时的紧急情况,吴天军老师沉稳应对,找了几根绳子把手持话筒拴起来挂在脖子上,虽然画面看起来比较滑稽,但有效的解决了语言扩声问题。吴老师表示:“虽然这种方式是迫不得己,但任何演出都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面对这些突发状况,是很考验一个专业音响师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

 

吴天军老师工作照

 

成功路上家人支持:

 

在我们这个行业,服务于演出本身就是一项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的工作。不能够像其他朝九晚五的工作一样,可以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能够有许多下班时间陪陪父母妻儿以及亲戚朋友。

 

“我之所以能踏下心从事演出音响工作,必须感谢家人的理解!好在他们也都从事和文化工作相关,对这个行业的时间特性比较清楚,所以能够非常理解节假日不能团聚的事实。”

--- 吴天军老师

坚持不懈展望未来:

 

2019年,吴天军老师又出巨资购置L-Acoustics K1,DiGiCo等全球顶尖大型演出系统,继续在音响路上摸爬滚打。也许,我们这些年轻人看到的是吴天军老师风光的一面,也很想像他一样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羡慕他拥有如此成功的事业。但从事音响工作这么多年,吴天军老师就像一个声音的守护者,默默地在为每一场演出认真做准备。他说:“我是全凭‘坚持’二字走到现在的!” 

 

就像那句歌词写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疫情肆虐的这几个月,各行各业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演出文化市场更是雪上加霜。但吴老师坚信:在中国有党的英明领导下,疫情很快会过去的。

 

我前几天看到一段话说得很对:很多动物都有一种看上去无私的行为,比如一种叫Desmodus rotundus的蝙蝠,群体穴居的蝙蝠在某些个体未找到食物的情况下,会吐出自己的食物分给它们。但实验表明,这不是一种纯粹的帮助行为,而是一种困境的博弈,“利用重复的博弈打破相互背叛的僵局”,这就是“利他”行为的实质。简单地说:你饿肚子的时候我帮了你,当我找不到食物的时候你也得帮助我。”

--- 吴天军老师分享

其实,这次疫情也给我们这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应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成为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最后,吴天军老师认为:“只有加强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坚持下去,共同应对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