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音視頻解決方案-華匯音響

【技術分享】你“識數”嘛?01

華彙音響 2020-12-11

【技術分享】你“識數”嘛?

其實在我們的音響系統設備的參數表裡面,也有很多對數位不同的解讀,不經意間就給你挖了一個很大的坑。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音箱參數表中的一個非常常見,卻又非常容易入坑的參數。


現在我們再來看下面幾個參數(均為真實音箱參數表中所標明的參數)

如果光看上面四個參數,哪一個全頻音箱的可覆蓋範圍更寬呢?可能大多數人會選擇A,因為從低頻下限來看,A音箱可以下探到35赫茲的低頻,而高音頻段則達到了18k赫茲,由於我們的頻段表採用的是對數形式,而且我們人耳的聽覺也是以對數的形式反應的,所以18k與19k的差距並沒有很大,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也分辨不太出來。因此如果對頻響範圍進行排序的話,結果有可能會是A>D>B>C。

 

如果我們將以上數字背後的東西一點點的深挖出來,你就會發現,事實可能還有些變化。



在A的參數表中,最後的說明部分,我們會發現一行小字:頻率回應範圍取值以衰減-10dB為准,而B的參數表則標明了以-5dB衰減來取值。C的則沒有標明取值範圍,D的也標明了取值為-10dB衰減為標準。那麼除了這兩種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取值標準以及命名標準,常見的有3dB改變量,6dB改變量。不同廠家會根據自己的測量方式方法以及產品特性,選擇相應的標稱標準,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國際或國內標準可以遵循。

 

為了向大家形象地說明,這幾個取值之間的不同,請看下面的示意圖: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取-5dB衰減值所得出的頻響範圍,與取-10dB所得出的頻響範圍,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當然,由於不同音箱衰減的斜率以及曲線的平整度都有所不同,因此最終的範圍差別也會有所不同,這裡僅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那我們再來看一下,假設我們將標準統一,都取-10dB後,這幾個的排名是否會有變化。通過B產品的官網,我們找到了該產品的頻響曲線圖,以-10dB衰減後,頻響範圍近似可以取到40-20kHz範圍,這樣一來,單從頻響範圍上,B產品已經優於D產品了,也可以說不劣於A產品了。

 

那麼除了取值標準之外,還有沒有其他限制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A產品除了取值範圍為-10dB衰減外,並未說明是在其覆蓋範圍的哪個角度來測量的頻率回應,而在真實應用情況下,其投射角度基本上一定會有所改變,而且在測量時也不能夠保證一定在軸線上進行,這兩點都會改變所測得的頻響曲線。因此標稱的頻響範圍只能說是代表了某個點上的聲音表現而已,當然,我們可以通過均衡手段進行調,在測量點上達到所需要的頻率回應曲線。

 

C產品除了取值範圍為-10dB衰減外,還標明了是在採用對應預設的情況所測得的。這也就意味著,在不使用對應處理器,或帶DSP功放的情況下,有可能達不到這樣的頻響範圍和性能。

 

當然B產品沒有標注其他的限制條件並不意味著沒有。只是我們從簡單的參數表閱讀上並不能體現。

 

考慮到這些因素後,在之前排名第三的B產品,極有可能從指標上,一躍成為第一名。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參數表上的數字是大有學問的。以上四款的音箱都是非常優秀的產品,也曾獲得音訊界的國際大獎,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但是在參數的標稱上,我們確實看到了不同的方式方法。那麼對於同級別的L-Acoustics音箱,我們的頻響曲線參數又是如何的呢?

 

 

 

 


頻率響應範圍達到了35-20kHz,這樣的頻響範圍對於雙12寸線陣列來說,是極為難得的,下潛很深的低頻可以給用戶更豐富的調整空間。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線上陣列音訊系統中,以及在大型高端應用場景下,L-Acoustics常年位居用戶選擇的前列。


左:K1+K1-SB   右:K2

此外,大家都知道音箱隨著溫濕度的變化其頻率回應有所區別,而測量距離不同頻響也會有所區別。然而,我們在參數表中卻並未看到關於溫濕度以及測量距離的約束。

 

另外,單只線陣列音箱的頻響通常在低頻都有衰減,而高頻通常都有大幅度的提升,這是由於其在實際使用中將會多隻耦合應用因而特意調整了單只的頻響曲線。因此,到底是幾隻音箱耦合測得的頻率回應,即便是國際上也沒有統一的約束,我們更是無從知曉。

 

因此,在最後,我們需要跟大家強調的一點是,紙面的參數都是客觀的,抽象的,是機器測量所得。一款音箱乃至一個音訊系統的優劣,最終還是由人去進行判斷。是否適合應用場景,與作品的搭配程度等等因素,都可以決定一款音箱現場表現的好壞,因此,頻率回應實際上無法完全反映一款音箱真正的聲音表現,那麼到底是“騎”個猴,還是“7”個猴也就需要您用心、小心地判斷了……